2023年10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全面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全面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以语言相通促进心灵相通、命运相通”。我们要坚持“两个结合”,准确把握“以语言相通促进心灵相通、命运相通”的理论逻辑和实践要求,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四川省凉山州昭觉县解放乡火普村幼教点辅导员在图书角用普通话给孩子们讲故事。来源:凉山州人民...
一个个宜居宜业的和美村寨可感可及,一条条宽阔的马路通向高原深处,一项项富民产业落户乡村……放眼雪域高原,西藏各乡镇村落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发展活力。近年来,西藏自治区以人民为中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用好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少数民族发展任务)(以下简称“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各级民族工作部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推进落...
3月28日上午,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国际工商界代表。来自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余位外资企业全球董事长、首席执行官和商协会代表,在春天的北京相聚,共话开放、合作、发展、共赢。 在当前国内国际形势下,这场重要会见,传递出中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支持外资企业来华投资兴业、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正确方向发展的鲜明信号。 (一)相互成就 “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参与者”“中国改革开放和创新创造的...
2012年12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从调查研究、会议活动等8个方面为加强作风建设立下规矩: (1)中央政治局全体同志要改进调查研究,到基层调研要深入了解真实情况,总结经验、研究问题、解决困难、指导工作,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多同群众座谈,多同干部谈心,多商量讨论,多解剖典型,多到困难和矛盾集中、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是中华民族的历史性进步,在中华民族几千年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确定为党的民族工作主线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是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要途径。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进程,必然是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必然是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